-
蒂兰圣雪VoIN
又是一年寒假至,年味渐浓。然而,对于活泼好动的孩子们来说,假期往往也是意外的高发期,特别是烧烫伤事故。为了守护孩子们的寒假安全,1月13日,平凉市孤残儿童救助协会在崆峒区四十里铺镇清福街社区组织开展了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全国社会组织赋能计划〔2024〕”项目社区活动,为孩子们送上了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烧烫伤预防知识。 活动一开始,社区的活动中心便热闹非凡。协会的老师通过播放烧烫伤预防科普动画,迅速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动画中,一只可爱的卡通小熊因为不小心碰翻了热水壶,结果手臂被严重烫伤。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有的甚至为小熊的遭遇捏了一把汗。这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学习防护知识的热情,也让他们深刻意识到烧烫伤的危害。 紧接着,老师拿出了一包神秘的感温贴,向孩子们演示了它的神奇之处。只见老师将感温贴分别贴在了常温和热水瓶上,不一会儿,热水瓶上的感温贴就变成了醒目的红色。“看,这就是热水瓶的温度,如果直接用手去摸,就会像动画里的小熊一样被烫伤。”老师耐心地解释道。孩子们纷纷上前围观,亲眼见证了感温贴颜色的变化,学会了如何判断水温是否安全。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学习烧烫伤急救知识,老师还详细讲解并示范了烧烫伤急救的“五字口诀”——“冲、脱、泡、盖、送”。只见老师一边讲解,一边用模拟道具进行演示,孩子们则聚精会神地听着、看着。随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纷纷化身“小小急救员”,亲身体验了急救流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通过动手实践,孩子们不仅掌握了正确的处理方法,还增强了应对突发情况的自信心。 活动的高潮部分,莫过于孩子们亲手制作存钱罐的环节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用五彩斑斓的纸张和胶水,制作出了一个个造型各异的存钱罐。这不仅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也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科普知识的学习。看着手中的存钱罐,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将学到的知识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 “此次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留给孩子们的记忆却是深刻的。”平凉市孤残儿童救助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烧烫伤预防与急救知识,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一颗安全的种子。他们明白了安全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相信通过此类活动的开展及烧烫伤预防急救知识的科普,社会将少一个、再少一个烧烫伤者,多一个、再多一个幸福的家庭。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齐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