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风雨雨六0后
谁能想到呀?一场地面砖视角的彩礼谈判,让陕西小伙“人草木”的抖音粉丝从0涨到了48万!镜头始终对着甘肃平凉女友家的地面砖,瓷砖缝里卡着陈年灰
可直播间里48万人的心跳,全跟着这场“爱情与现实的角力”起起落落
女方爸爸磕着烟袋,烟油子溅在地面砖上:“俺们平凉就这规矩!村里姑娘哪个不是28万、38万嫁的?俺闺女周正,48万不算多!西安买房房本写俺名,是怕你变心,俺闺女连保障都没!”小伙攥紧手机,指节泛白:“叔,我家掏不出啊!西安首付都得掏空家底,房本写恁名…这婚咋像卖闺女
平凉的高彩礼早有传统。据2024年调研,平凉市区彩礼普遍10-20万,周边农村能到20万以上,更有“彩礼换彩礼”的恶性循环,嫁闺女收的钱,转头给儿子娶媳妇用
就像女方家,弟弟马上要结婚,48万彩礼成了刚需
最近平凉也在试点改革,计划将彩礼控制在5万以内,可惜这对小情侣没赶上
女友指甲掐进手心,哭着说:“你就不能为了我努努力?这钱是给我弟娶媳妇用的…”小伙沉默了,他想起两人在西安城中村吃泡面的日子,想起女友说“只要咱俩好,啥苦都能吃”的模样。弹幕炸了:陕西网友骂“这是卖闺女!”甘肃网友叹“村里姑娘30多没嫁的,都是等弟弟彩礼”;过来人劝“房本写父母名,日子过不好
三天后,小伙发视频:“她听父母的,我们分手了。”镜头里,西安刚交首付的毛坯房墙面白得刺眼。这场48万的拉锯战,照出了地域习俗与现代爱情的冲突
平凉的男多女少婚恋焦虑,普通家庭面对婚姻成本的无力,还有养儿防老观念下的代际压力
网友@陇上阿姐说:“我表妹去年嫁的时候也要了38万,全给弟弟凑彩礼了,现在两口子还在还债。”
@三秦老陕评论:“房本写女方父母名太离谱,这哪是保障,是把婚姻当抵押!”
@新风观察员则说:“平凉试点5万彩礼是好事,陋习真该改改了
婚姻的地基,该是两个相爱的人,还是冷冰冰的彩礼房本?彩礼本是尊重与承诺,啥时候成了“家庭扶贫”工具?地域习俗该不该为爱情让路?或许破局要从年轻人敢说“不”、父母放下“面子”开始,毕竟“娶媳妇”“嫁闺女”,该是“成全幸福”,而非“爱的博弈”
这事你咋看?你觉得彩礼该设上限吗
